李清照永遇乐笔记,李清照的《永遇乐》赏析

李清照的《永遇乐》赏析

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切动人,语言也很质朴自然。作者在这首词的下片中,无论是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作今昔对比也好,还是用今天的游人的欢乐来反衬自己的处境也好,都能更好地刻划出诗人当前的凄凉心情。真是语似平淡而实沉痛已极。更多李清照宋词赏析请关注诗词库的李清照专栏。

这首词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扩展资料:

原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释义: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

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

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寓江南时而伤今追昔之作。写作地点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时间约在公元1150年(宋高宗绍兴二十年)。

诗歌鉴赏(8分)永遇乐 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以乐景衬哀情:描写“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的美丽景致,反衬自己的凄恻心情。(2)以盛日衬如今:描写自己昔日作为闺门少妇“簇带争济楚”的闲适和欢乐,反衬成为孤孀以后的憔悴和慵懒。(3)以他人衬自己:描写“洒朋诗侣”热情相召、游兴浓厚,反衬自己的寂寥和漠然。——以此来突出靖康之难给词人带来的生活境遇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变化,表达哀怨愁苦之情。

小题1:“双调”是宫调名(即“诸宫调”的一种),词虽有上下两叠,或曰两片,但只是一调,不能称为双调。超过91个字的词为长调。

小题1:凄凉景色不对。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比较壮观。

小题1: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诗人要表达凄苦心境,描绘的景色却是美丽壮观的,可见此为反衬。上片写了以前的美好生活,下片写了如今憔悴,可见为反衬。再者还可从他人与自己对比的角度分析。

赏析李清照的永遇乐,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

1,★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之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2,词作鉴赏

(1)李清照的这首《永遇乐》当是作者流寓临安时所作。这首词虽写元夕,却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这首词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2)赏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着力描绘元夕绚丽的暮景,写的是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傍晚的云彩,围合着璧玉一样的圆月。两句对仗工整,辞采鲜丽,形象飞动。

“人在何处”,却宕开去,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这里包含着词人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的意念活动。置身表面上依然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但旋即又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觉,因而不由自主地发出“人在何处”的叹息。这是一个饱经丧乱的人似曾相识的情景面前产生的一时的感情活动,看似突兀,实则含蕴丰富,耐人咀嚼。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三句,又转笔写初春之景:浓浓的烟霭的熏染下,柳色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秦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调谢了。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几许”是不定之词,具体运用时,意常侧重于少。“春意知几许”,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词人不直说梅花已谢而说“吹梅笛怨”,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正因为这样,虽有“染柳烟浓”的春色,却只觉春意味少。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承上描写作一收束。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的才名家世,临安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只因心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这几句看似平淡,却恰好透露出词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捻丝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以上六句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在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却又横生波澜,词人一方面耽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

李清照永遇乐笔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俱乐部 » 李清照永遇乐笔记,李清照的《永遇乐》赏析

宋代

李清照蝶恋花鉴赏,李清照蝶恋花的大意赏析是什么?

阅读(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清照蝶恋花鉴赏,内容包括李清照蝶恋花的大意赏析是什么?,《蝶恋花》李清照赏析,求李清照《蝶恋花》赏析。“泪湿罗衣脂粉满”,词作开首词人即直陈送别的难分难舍场面。词人抓住姊妹送别的两个典型细节来作文章:“泪”和“

宋代

浣溪沙李清照追忆,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阅读(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浣溪沙李清照追忆,内容包括浣溪沙,词的上片重在追忆往昔,道出了今昔的迥异,请写出具体内容,《浣溪沙》李清照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依楼无语理瑶,李清照的浣溪沙中“昨夜雨疏云骤,浓睡不消残酒”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宋代

宋词永遇乐李清照,李清照的《永遇乐》赏析

阅读(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宋词永遇乐李清照,内容包括永遇乐李清照(整首诗),李清照的《永遇乐》赏析,永遇乐李清照。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切动人,语言也很质朴自然。作者在这首词的下片中,无论是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作今昔对比也好,还是用今天的游人的欢

宋代

李清照陶渊明介绍,李白李清照陶渊明的诗风和派别

阅读(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清照陶渊明介绍,内容包括急!急!急!有关陶渊明、李清照的生平,李白李清照陶渊明的诗风和派别,李白李清照陶渊明的诗风和派别。李白诗风雄奇豪放, 想像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 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

宋代

李清照忆秦娥全文,李清照词全集的忆秦娥

阅读(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清照忆秦娥全文,内容包括李清照<忆秦娥>的全文,李清照词全集的忆秦娥,李清照——忆秦娥。忆秦娥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宋代

李清照苏轼王安石,王安石,辛弃疾,苏轼,李清照代表作各两首

阅读(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清照苏轼王安石,内容包括李清照,苏轼,王安石,的字,李清照,苏轼,王安石,的字,李清照,苏东坡,王安石,贺知章,陆游不同类的一个是什么。王安石登飞来峰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

宋代

李清照永遇乐原唱,永遇乐李清照

阅读(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清照永遇乐原唱,内容包括李清照,永遇乐,求适合朗诵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的背景音乐,永遇乐李清照(整首诗)。《永遇乐》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

宋代

刘雪华李清照电影,刘雪华主演的琼瑶电视连续剧有什么?

阅读(8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刘雪华李清照电影,内容包括刘雪华主演的琼瑶电视连续剧有什么?,有木有讲李清照的电视剧或电影之类的,刘雪华演的很久的电影有个孩子叫冬冬。刘雪华主演的琼瑶电视连续剧1986年《几度夕阳红》1986年《烟雨濛濛》1987年《庭

宋代

座右铭古诗李清照,李清照有哪些经典名言名句?

阅读(1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座右铭古诗李清照,内容包括李清照的名言,李清照经典名言名句?,李清照写的古诗名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宋代

李清照蝶恋花鉴赏,李清照蝶恋花的大意赏析是什么?

阅读(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清照蝶恋花鉴赏,内容包括李清照蝶恋花的大意赏析是什么?,《蝶恋花》李清照赏析,求李清照《蝶恋花》赏析。“泪湿罗衣脂粉满”,词作开首词人即直陈送别的难分难舍场面。词人抓住姊妹送别的两个典型细节来作文章:“泪”和“

宋代

浣溪沙李清照追忆,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阅读(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浣溪沙李清照追忆,内容包括浣溪沙,词的上片重在追忆往昔,道出了今昔的迥异,请写出具体内容,《浣溪沙》李清照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依楼无语理瑶,李清照的浣溪沙中“昨夜雨疏云骤,浓睡不消残酒”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宋代

宋词永遇乐李清照,李清照的《永遇乐》赏析

阅读(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宋词永遇乐李清照,内容包括永遇乐李清照(整首诗),李清照的《永遇乐》赏析,永遇乐李清照。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切动人,语言也很质朴自然。作者在这首词的下片中,无论是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作今昔对比也好,还是用今天的游人的欢

宋代

李清照陶渊明介绍,李白李清照陶渊明的诗风和派别

阅读(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清照陶渊明介绍,内容包括急!急!急!有关陶渊明、李清照的生平,李白李清照陶渊明的诗风和派别,李白李清照陶渊明的诗风和派别。李白诗风雄奇豪放, 想像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 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

宋代

李清照忆秦娥全文,李清照词全集的忆秦娥

阅读(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清照忆秦娥全文,内容包括李清照<忆秦娥>的全文,李清照词全集的忆秦娥,李清照——忆秦娥。忆秦娥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